期刊简介
本刊刊1993年由全国知名麻醉疼痛学专家张立生教授创刊,刊名为《疼痛学杂志》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知名麻醉疼痛学、骨科、中医理疗等疼痛诊疗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办刊宗旨为临床、普及,提高、发展疼痛医学,为新兴医学学科做好交流和导向工作;2004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正是国内外发行,继续发扬办刊方针,及时完善补充编辑委员会,已经成为一本具有很大影响的专业医学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版部门: 《实用疼痛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9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37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5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河北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实用疼痛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国际刊号:1672-9633
- 国内刊号:10-13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佐辛治疗急诊胆绞痛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讨地佐辛治疗急诊胆绞痛患者疼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急诊胆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内注射地佐辛(10mg)、哌替啶(100mg)及山莨菪碱(10mg).记录给药前后各时点VAS评分、HR和MAP及不良反应.结果地佐辛组在给药后5、10、30、60、120、240min时VAS评分均低于哌替啶组和山莨菪碱组(P<0.05).3组患者各时点组内及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建良;谷欣;何宇宁;邱运红 刊期: 2013- 06
-
细针硬膜外穿刺术的国内临床应用现状
细针硬膜外穿刺术穿刺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减少传统Tuohy针置管的繁琐与并发症,同时还能一针完成局麻、穿刺、注药、椎间阻滞等多重作用,并降低穿刺后腰背痛发生率,可重复性强,适宜多次硬膜外阻滞治疗.本文对细针硬膜外穿刺术的国内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旨在为细针硬膜外穿刺术更加规范、安全、科学地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雷光春 刊期: 2013- 06
-
小儿术后疼痛的评估及镇痛的临床进展
疼痛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内分泌及免疫应答等各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疼痛不仅针对成人,小儿也会有同样的反应.本文对小儿术后疼痛的评估及近年镇痛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凤珍;石翊飒 刊期: 2013- 06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
体外冲击波(ESW)是新近应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手段.本文对ESW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疼痛科常见慢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治疗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周增华;蒋宗滨;何睿林;闫芳然 刊期: 2013- 06
-
高山仰止,赤子情深——记高崇善教授为麻醉学事业奋斗的一生
高崇善教授(1926~2004)是我国著名的麻醉学专家,原广东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山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现中山大学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现更名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主任.高崇善教授终身从事于麻醉学事业,是我国临床麻醉学卓越的奠基人之一.......
作者:许冬妮;洪玉 刊期: 2013- 06
-
努力耕耘,孜孜不倦的追求——记手术患者生命的守护者陈伯銮教授
陈伯銮,1933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7年毕业于济南市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经国家统一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轮转各临床专业组后任外科住院医师,1958年冬开始在麻醉组工作;1962年调入当时地处天津的河北省医院;1968年底医院迁到石家庄,后更名为河北省人民医院;经10多年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于1978年正式成立麻醉科,并首任麻醉科主任;1987年被授予主任医师和教授的职称;1986~......
作者:张秀果;容俊芳 刊期: 2013- 06
-
颈段硬膜外阻滞缓解痉挛性斜颈1例报告
本文报道痉挛性斜颈患者1例行颈段硬膜外置管,泵注0.25%利多卡因100ml和地塞米松5mg混合液,2d后行患侧副神经60%乙醇不全毁损.至此患者转颈困难症状基本缓解.......
作者:李杨敏;张爱军;钱游伷 刊期: 2013- 06
-
偏头痛的功能医学法治疗:附1例分析报告
偏头痛是成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复发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本病例采用功能医学思维方法,探寻偏头痛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分析其演变过程,为偏头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丹;李绍清 刊期: 2013- 06
-
提高疼痛科医生的能力是扩展业务的关键
疼痛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非常广泛,拓展空间极其广阔;但是其规模的发展、学术水平与社会地位的提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并承担巨大风险.虽然麻醉初是为手术止痛,但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麻醉科医生已经开始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治疗手术以外的疼痛;八十年代后,神经阻滞技术被用于治疗诸如心绞痛、面神经瘫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与疼痛无关的疾病.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疼痛科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多.......
作者:赵申明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 2 立体定向注射甘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 3 往事的记忆——记赵俊教授
- 4 疼痛科医生应掌握临床神经定位诊断
- 5 腰三横突单次注射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
- 6 银质针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研究进展
- 7 缅怀郑方教授传承麻醉事业
- 8 谢红简介
- 9 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 1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
- 11 怀念我的导师靳冰教授
- 12 应重视颈源性引起的头面痛
- 13 CT引导下腹主动脉旁毁损腹腔神经丛治疗上腹部晚期癌痛的研究
- 14 术后疼痛与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 姜黄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CREB表达的影响
- 16 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中NO和SOD及MDA的影响
- 17 不同术后镇痛药物和方法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 1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
- 19 不同剂量阿扎司琼预防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 20 高压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